工业软件与工业4.0

发布时间:2016年08月06日  浏览次数:61次

1 引言

工业4.0给两化融合带来了新的动力,中国人善于追逐新名词和新概念,虽然同是工业4.0一词,不同的人对其却有不同的理解。对于工业4.0的诠释,在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、纽伦堡SPS自动化工业展或相关网站能直接得到“真金”。近几年,中国人开始关心这两个世界顶级的工业盛会,特别是企业与行业相关的人,他们从中理解德国工业4.0,关心其中的工业软件。

工业软件是实现工业4.0的重要角色,据观察,近几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和纽伦堡SPS展都设有专门的工业软件展区,并分布在工业控制、工业网络等厅中,大会目前为工业软件进行了如下分类:项目规划类,工程工具类(包括CAD、CAE、CAM等),管理类(包括虚拟现实的工厂仿真、资产管理系统、生产数据采集系统、ERP系统、信息管理系统、MES系统、工厂信息管理系统、工厂的情报系统、生产数据管理系统、SCADA系统、供应链管理系统等)、人机界面类、控制类、软件服务类。 从物理形态上看,工业软件可分成嵌入式软件与非嵌入式软件两大类;嵌入式工业软件是嵌入在控制器、人机界面(HMI)、通信、传感装置之中的采集、控制、通信、显示等软件;德国人将嵌入系统、嵌入式系统+网络技术定义为本次工业4.0信息物理系统(CPS)的核心和基础。非嵌入式软件是装在通用计算机、服务器、工业控制计算机之中的项目规划、工程工具、服务管理等软件,涵盖设计、开发、工艺、监控、协议、管理等内容。

79

2 特点

(1)继承性强。需行业经验和长期积累,其专业性强,应用面窄;与IT领域通用软件不同,不是关注不断创新,而是要不断积累;它强调将对物理世界的深刻理解,并能积累到软件中;多数工业软件开发工作量巨大,没有团队多年的工作,很难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软件,更难说独具特色。以企业管理类软件SAP为例,SAP不仅提供管理软件系统及软件服务,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套管理方式,这套管理方式是多年经验积累而成。又如1987成立的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ISG研究所,专门研究机器人控制(RC)、数控设备控制(NCN)领域的运动控制,并形成核心软件ISG kernel,库卡(KUKA)机器人目前运动控制采用该技术,是公认权威的优化运动控制软件,其需要大量积累机器人与数控领域的经验,短时间难以实现。 (2)可靠性高。软件与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和机器结合,需要高可靠性保证过程与动作的正确性;无论是高速列车、炼油过程、轧钢生产,还是各类纺织机械、塑料机械、包装机械、汽车生产等的控制都离不开可靠性,工业软件不仅对软件的正确性要求十分严苛,而且对软件开发、管理要求十分严密,IEC61508软件SIL安全认证,需监控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及软件全生命周期。对于与硬件直接相关的软件更是只能正确,这与我们平时用的手机、PC机的软件偶尔死机的性质完全不同。 (3)平台化。平台化是当前工业软件的主要特征,是软件效率与可靠性的保证。工程设计类软件(CAD、CAE、CAM等)的平台性毫无争议;控制、HMI、管理开发类软件的平台性已经发展成熟,如按照PLCopen的IEC61131-3标准开发的CODEsys与KW-MULTIPROG控制用平台软件,可满足企业开发不同DCS、PLC产品的需要,又有很好的继承性、可靠性,目前国内的主流DCS与PLC企业都在选用。软件的平台化使得软件开发难度大大提高,软件不仅要完成业务功能需求,还要能完成软件复用、软件生成和数据重构、处理输出等功能。。

3 现状

国家十分重视工业软件,从2010年工信部组织建立了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,到工业基础软件“自主可控”政策的推出,已经取得明显的作用。但中国工业软件的现状不乐观,主要体现在:

(1)认识不够。从政府到企业,从大学到研究所,将工业软件等同于应用软件的开发,尚未认识到工业软件基础平台化的重要性与困难;缺少对系统性、关键性软件的持续支持,国家的科技攻关项目强调大工程、短平快,软件项目附在大项目中,缺少打基础、攻难关的工业软件项目;国家有机器人用操作系统项目,但是,机器人的开发平台、协同运动控制、网络通信协议软件是核心,每项内容都困难。说明对当前工业软件认识有问题;开发平台工业软件难度大,但意义更大,不应该回避,更不应该将某个行业的应用软件等同于平台化的工业软件;如计算机操作系统,国家应该给与大力和持续的支持。 (2)人才奇缺。IT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制约工业软件的基本人才条件,工业软件的类型丰富,应用面广,中国企业的人才目前只能满足应用国外工业软件的需求,很多类型的工业软件缺少研发人员,因此大量开发类型软件如CAD、CAE、CAM均靠进口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:IT工业与制造业发展不平衡。同是编程人员,甚至工业软件的编程人员比IT的软件人员要求更高,但目前IT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是制造业的2~4倍,技术精英大量转到IT业,人才离开了生产、设备与机器,谁来改造,提升制造业? (3)“生态”混乱。国内工业软件的研发、销售的生态已“被”打乱,从开发、认证、规划都存在自主技术不够与引进技术不消化的问题。制造业企业没有资金与能力开发,国内企业不愿意用自主产品,市场与环境没有留下多少生存土壤,自主工业软件发展艰难;政府对工业软件的生态调控困难,已经出现国内工业软件企业与国外企业技术竞争已明显不公的情况。在与生产CODEsys软件的德国3S公司深入交流可以发现,该公司很多年一直获得欧盟、国家、州政府的经费长期支持;据斯图加特大学的ISG研究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4年,获德国教育与科技部的5个项目经费支持的公司都不是所谓的大公司。通过走访国内民间企业也可发现问题,在浙江平阳,有一个当地十分有名气的印刷机械设备企业,产值过亿、产品出口;以其标签检品机产品为例,产品销售价格40万左右,其中进口关键部件BST图像处理系统,价格20~30万。这说明一方面中国企业产品利润很低,没有研发工业软件的经济条件。另一方面,生产产品越多,国外企业利润越多,研发经费取之不竭。

4 发展

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,虽然产品过剩、利润少、技术含量低等问题严重,但是企业的生产物理内容在中国,对事物的理解基础在中国,只要愿意,制造过程的技术诀窍know how可以由民族团队继承;以PCB生产为例,我国已经是PCB第一生产大国,企业已经掌握PCB的CAD设计、生产、设备操作、工艺等全过程。从用户CAD设计PCB文件到生产,首先需要CAM(软件是以色列Orbotech、美国Gerber、美国Scitex等公司提供,价格不菲),完成自动布线规则检查(DRC)及自动修改有问题的设计,自动完成拼板、旋转和镜向,自动添加电镀夹片、内层排胶条和测试图形,自动添加各种定位孔,生成数控钻床钻孔资料和铣外形资料,自动生成光板测试模板钻孔资料和网络表,计算导体铜箔的面积等;通过多年的生产,这些从PCB设计到加工的工艺细节中国企业已经掌握,只是PCB生产企业没有软件人才,PCB企业表示如果有软件团队,开发只是时间问题,当然需要资金。

如何解决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型,目前来看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方法,但更适用于IT互联网的世界。工业软件靠积累,靠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断提高。在当前经济形式下,需小步快走,我国大学与研究所人才资源丰富,是一股可以依靠的力量;但需通过政府引导和国内制造业企业给与支持和理解,让大学与研究所走向行业企业,接触机器设备,了解用户需求。虽然国内已经有了华中数控、浙大中控等一批著名企业,并给出很好的范例。但支持小团队是支持创新的根本,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从小团队开始。

从工业4.0谈到智能制造,CPS更应该让我们重视工业软件,是否能放下谈论,走向工业,接触机器,让我们知道智能制造需要什么。从设备级来说伺服代替齿轮是新一代工业革命要点,进一步需完成运动控制与视觉的智能结合,为柔性生产打基础,这里嵌入式系统将仍然是主角。从工厂级来说需要将信息流代替人工流,从规划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到服务形成信息的闭环,互联网将成为主角。

我们需要几十年方向不变的小团队,因为它们是中国工业软件的未来。国家应该支持建立大量的工业软件小团队,采用阶梯式、持续式、不变式的支持方式,代替短平快、跟风式、操作式方式,这些团队必须面向企业、行业、窄方向,重新苦战10年,中国工业软件才有自己的话语权,才能将工业4.0成为中国的工业4.0。